胭脂粉是什么东西呢

本文已影响2.16W人 

胭脂粉是什么东西呢,我们都知道,我们的皮肤对我们是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的,所以护肤保养是非常之重要且有必要的,所以现在越来越多人都会一些皮肤管理。以下分享胭脂粉是什么东西呢?

胭脂粉是什么东西呢1

胭脂是一种红色颜料。原产于中国西北匈奴地区的焉支山,匈奴贵族妇女常以“阏氏”(胭脂)妆饰脸面。在公元前139年,汉武帝为了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此行,带回了大量的异国文化,包括西域各族的生活方式和民族风物。胭脂的引进,也在这个时候。

所谓“胭脂”,实际上是一种名叫“红蓝”的花朵,它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花开之时被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淘去黄汁后,即成鲜艳的红色染料。

妇人妆面的胭脂有两种:一种是以丝绵蘸红蓝花汁制成,名为“绵燕支”;另一种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名叫“金花燕支”。这两种燕支,都可经过阴干处理,成为一种稠密润滑的脂膏。由此,燕支被写成“姻脂”,“(月燕)脂”。“脂”字有了真正的意义。除红蓝外,制作胭脂的原料,还有重绛,石榴、山花及苏方木等。

《红楼梦》44回中有一段关于胭脂的描写,说得非常形象。这种胭脂“也不是—张,却是一个小小的白玉盒子,里面盛着一盒,如玫瑰膏子一样。宝玉笑道:‘铺子里卖的胭脂不干净,颜色也薄,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配了花露蒸成的。

只要细簪子挑上一点儿,抹在唇上,足够了;用一点水化开,抹在手心里,就够拍脸的了。平儿依言妆饰,果见鲜艳异常,且又甜香满颊。”

胭脂粉是什么东西呢

由于胭脂的推广流行,汉代以后,妇女作红妆者与日俱增,且经久不衰。历代诗文中有不少描写,如“谁堪览明镜,持许照红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红妆束素腰”等等。有关唐代妇女饰红妆的记载就更多,“青娥红粉妆”;“对君洗红妆”;“射生宫女宿红妆”等等唐代妇女所作的红妆,在当时的笔记小说中也有述及。

如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贵妃每至夏月,常衣轻绡,使侍儿交扇鼓风,犹不解其热。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或拭之于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红也”。说的是杨贵妃,因为涂抹了脂粉的缘故,连汗水都染成了红色。王建《宫词》中也有类似的描写,说的是一个年轻的宫女,在她盥洗完毕之后,洗脸盆中犹如氽了一层红色的泥浆。虽然在说法上有些夸张,但多少反映了当时的情况。

唐代以后,尽管妇女的妆饰风俗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涂抹红妆的习俗始终不衰。辽代妇女的红妆,虽不见于文载,但实例却屡有发现。如考古发掘报告所记,辽宁法库叶茂台辽董壁画,山西大同十里铺辽墓壁画所绘妇女,“双颊全涂红粉”,反映了当时的风尚。这种习俗一直沿续到清朝末年,由于女子教育的兴起,青年学生纷纷祟尚素服淡汝,才改变了这种妆饰现象。

胭脂粉是什么东西呢2

其实化妆并不是现代人才会得,我们经常在古装电视剧中看到那些对着镜子化妆的妃子和大家闺秀们,自古以来化妆术就存在,什么粉饼胭脂,一个都不少。

在《齐民要术》就曾经记载了“古代粉底”的制作方法,他们把米磨成细粉,然后一直淘洗直到水变清之后,然后再静置让其沉淀,最后将雪白的地方留下,然后就变成了“粉英”的东西。然后古人再把其切成薄片,然后放在太阳下暴晒,最后把它磨成细细的粉末,最后就成了类似我们用来打底的粉饼。

但是因为当时的技术毕竟没有现在那么好,所以古代女人的脸上也会因为铺了粉饼掉渣,所以古人又用聪明才智改良了新的粉底,我们知道的成语洗尽铅华中的铅就是指的古人化妆用的粉,我们叫它白铅粉。

胭脂粉是什么东西呢 第2张

但是铅粉虽然质地细腻,但是它还是有毒,所以用久了会让皮肤暗沉,严重的'话还可能中毒,可见当时为了美,古代女人付出了多少代价。

最早的时候,红色是源于朱砂,但是朱砂有个问题,就是不够具有黏性,如果放在嘴唇上很快就会被“吃”掉颜色。古人的智慧在这时又派上了用场,他们在朱砂中加入了动物脂膏,让它的功能更持久,其实这个配方也有点接近现在我们用的口红。

汉代的时候,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了不少好东西,其中胭脂就是之一。当时是因为这种东西的原材料是一种红色的燃料“燕支”,后来又加入了蓝草制成了胭脂,它也逐步取代了之前古人用的朱砂。近代我们用的上色材料是胭脂虫红提取的色素。

胭脂粉是什么东西呢3

古代的胭脂指什么?

胭脂是面脂和口脂的统称,是和妆粉配套的主要化妆品。古时胭脂又称燕脂、焉支或燕支。-关于胭脂的起源,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胭脂起于自商纣时期,是燕地妇女采用红蓝花叶汁凝结为脂而成,因为是燕国所产得名。另一说为原产于中国西北匈奴地区的焉支山,匈奴贵族妇女常以“阏氏”(胭脂)妆饰脸面。

胭脂粉是什么东西呢 第3张

古代胭脂是用什么加工而成的呢?

胭脂又称脂脂,燕脂。虫胶类、植物类紫红水性颜料的总称。系中国传统颜料之一。古代用紫胶虫的分泌物及红花、茜草的花、根加工而成。常浸于丝绵之内。干燥后也可以成为粉状,亦称紫粉,胭脂粉,茜草茸。在古建筑彩画工程中的主要用途是花丼中红色花朵的渲染和勾勒。因使用时加工工艺较为复杂,目前已被西洋红所取代。

古代的口红叫胭脂、口脂或唇脂。

胭脂,也可以被称作“口脂”。据说胭脂传入中原和张骞出使西域有关。所谓“胭脂”实际上是一种名叫“红蓝”的花朵,它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花开之后被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淘去黄汁后即成鲜艳的红色颜料。妇人妆面的胭脂有两种,一是以丝绵蘸红蓝花汁而成,名为“绵燕支”;另一种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名叫“金花燕支”。

这两种胭脂都可经过阴干处理,使用时只要蘸少量清水即可涂抹。到了大约南北朝时期,人们在这种红色颜料中又加入了牛髓、猪胰等物,使其成为一种稠密润滑的脂膏。由此,燕支被写成“胭脂”,“脂”有了真正的意义。除了红蓝外,制作胭脂的原料还有重绛、石榴、山花以及苏芳木等。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