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缘何成为父母的情绪配偶——解开家族轮回魔咒示例

本文已影响8.83K人 

文章来源:8090科学育儿微信公众号-新妈课,原创标题:「妈妈帮」孩子缘何成为父母的情绪配偶——解开家族轮回魔咒 责任编辑:Lee

孩子缘何成为父母的情绪配偶——解开家族轮回魔咒

导读:“老公结婚前对我很好很体贴,结了婚就180度转变”“和婆婆出现冲突,老公不但不帮我,还总站在婆婆的角度上说我,我在婚姻中感到深深地孤独。”“我觉得我现在最大的依靠是孩子”——如果你有这样的感受,也许你的家庭就陷入了轮回的魔咒。

文/kelly(彭滟岚)

这是参加台湾杨明磊老师“家庭重塑”讲座后整理的部分资料,算是对杨老师致敬!杨明磊,咨商心理学博士,现为台湾淡江大学教育心理咨商研究所所长、副教授、硕导﹑台湾咨商心理学会理事。

中国的文化和爱情

拆开中国的“家”字,上面一个宝盖头,下面一个“豕”,屋顶底下养了猪,有地方住有东西吃,就是家了。没有竖心旁,没有心字底,所有和情和爱相关的东西在“家”里看不到。古时候战事连连,有地方住有得吃就很满足了,那会儿“家”就是一个吃饭睡觉的地方,爱情是想都不会想的东西,所以会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个人可以不见面就结婚,会有“指腹为婚”——两个人还没出生就定下了婚姻。

中国最大的节日春节,孩子能盼红包,老人能盼团圆,亲人能盼相聚,唯独没有留给夫妻的时间。夫妻可以是长辈的子女、是孩子的爹妈,但惟独失去了“情人”的身份。在中国文化的大环境下,爱情是没有生存空间的。

中国社会就这么行走了几千年。

在家里,夫妻是相互需要的。没有丈夫出去劳作,妻子和孩子就没得吃,没有妻子在家做饭洗涮,丈夫也不能吃没下锅的米,失去了另一半,就是去了生存的能力。同时,我们还需要从另一半那里寻找温暖和关怀。

直到城市出现,服务业出现,从做饭洗衣带孩子甚至是性,这些需要家庭支持的功能服务业都能满足,所以城市里允许单身汉的存在,他们赚的钱足够让服务业提供家庭的功能,一个人就活得很好,为什么还需要婚姻?

因为中国文化的大环境不给爱情生存空间,所以在婚姻中我们很难找到温暖和关怀,又加上服务业的咄咄逼人,很多婚姻最终走向了终结。

情绪配偶

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以“孝”为大。所以丈夫妻子孝顺长辈是做人的根本。

但是在这种“孝”里,却隐藏着许多的痛苦:

“老公谈恋爱的时候就对我说过,他会当个孝顺的人,他觉得他的妈妈这辈子过得很苦,所以他会对他好。”

“按照一般的理解,孝顺的人肯定坏不到哪去,这点我给他加分。”

“结婚前没有太多感觉,结了婚之后觉得有点不对劲,他怎么开口闭口就是妈,把我这老婆放在哪里了?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中国文化不给爱情生存空间,所以夫妻之间只有夫妻的身份和家庭的责任,没有感情的滋养。

得不到丈夫的关心,妻子整天唉声叹气。和朋友诉苦:“老公出差带了个纪念品,给了婆婆没有给我”“婆婆每周都要老公把衣服拿到她那去洗”“孩子的问题我和婆婆只要有异议,老公都劝我不要和婆婆争,说老人家年龄大了,要让着她。有时候还会帮着婆婆说我。”

朋友一笑:“你太小心眼了,不就一个纪念品吗!”“婆婆帮你把老公的衣服洗了,你省了好多心了,还有什么不舒服的”“老人帮你带孩子不容易,多让着点”……

有种苦叫做“说出来没有人懂”。

妻子的情绪总要发泄出来吧。

要不就和老公吵,要不就忍,但最多的时候,是当着孩子的面诉苦:

“你爸这人太不负责任了”“你爸一点用都没有,你奶奶撒个泼或叹几声气他就缩回去”

“孩子,妈妈的命怎么这么苦啊”

懂事又贴心的孩子这时定会走到妈妈面前,摸摸妈妈的脸:“妈妈,你不要难过。”“妈妈,没事,有我在,我会关心你的。”

妈妈哀怨的眼神一下子就找到了希望:“孩子,这个家要是没有你,我都呆不下去了。”

从那一刻起,小小的孩子就成了安抚妈妈情绪的人,而这件事本该由妈妈的配偶——爸爸来承担。在生活的各方面孩子依赖妈妈,是妈妈的好宝宝,可是在安抚妈妈情绪这件事上,孩子成了妈妈的配偶。孩子就被迫越位了。

儿子版:

如果这个孩子是个儿子,在他的成长记忆里妈妈永远是那个“命苦”、“需要他关心的人”,所以他会觉得自己一辈子都要“对妈妈好”,做个“孝顺”的儿子(配偶)。

所以对于儿子来说,他的生命里最重要的人是妈妈,妈妈的喜怒哀乐牵动着他所有的神经: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女生不是最重要,妈妈看得顺眼的才考虑;结了婚之后必须以妈妈的事情为重,要不然这个婚就别结……

孩子缘何成为父母的情绪配偶——解开家族轮回魔咒 第2张

(跟我有啥关系,干嘛把人家的照片放在这里!)

家族的魔咒又这样开始了轮回。

“老公结婚前对我很好很体贴,结了婚就180度转变,对我不闻不问。”

老公却很委屈:我一直都是这样啊,我一点都没变啊!

同一件事情,在两者的眼中竟然会有如此大的反差。真相只有一个,到底谁在撒谎?

拉回到老公小时候。

“妈妈我考试考了98分!”当孩子兴高采烈冲回家要告诉妈妈他考得很好,可是回家看到的却是妈妈背对着他,缩在椅子里的身影。

“妈妈又受委屈了!和她的苦比起来,我这点快乐算什么,根本不值得往心里去。”孩子默默地收起了试卷,藏起了自己的快乐;

“妈妈今天有人欺负我!”当孩子顶着胳膊的小伤口准备回家要找妈妈倾诉的时候,妈妈却泪眼婆娑地对着他说:“你爸爸今天又不回来,儿子啊,你以后可不能这样对我……”

“妈妈又被爸爸欺负了,妈妈真可怜。”想到妈妈受了苦,孩子默默放下衣袖,盖住了胳膊上的小伤口。“和妈妈的苦比起来,我这点伤算得了什么。”

而且处于不同的阶段,我们对抗问题的能力也不同。也许在33岁的妈妈看来,和儿子抱怨一下老公的无能和婆婆的霸道,抱怨完了也就碗口粗的伤,可是在5岁的孩子看来,那就是海一样宽的痛;

孩子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也会遇到被人欺负、做不出题的困难,他自身的困难就够他去应付了,这边还要背上妈妈的苦行走,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妈妈的苦有那么多,我要替妈妈承担的东西有那么多,所以我只好慢慢把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情绪压在心底,最后,竟然都看不到了。

最终,孩子看不到“自己”了。所有的好,都给了“别人”。结婚之前,妻子还是“别人”,所以男人会像对待妈妈一样关心温暖她,但一旦结了婚,妻子就成了“内人”,成了“自己”的一部分,男人就会用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妻子:我看不见我的需求我的情感,我自然也看不到你的需求和情感。

男人确实没有变,只是妻子由“别人”变成了“自己”。

女儿版:

当这个孩子是个女儿。“你什么都不敢替我出头,在你妈面前我什么都不是。”妈妈对着爸爸哭泣,满是委屈。“你说我什么都行,就是不能说我妈!”爸爸气愤地指着妈妈。

乖巧的女儿脑中一直刻着这一幕:爸爸叉着腰指着妈妈,妈妈很委屈。

孩子眼中的判断标准是:谁凶,谁就错,委屈的那个肯定是对的,需要我去帮助。

于是每次爸爸妈妈吵架,她都会主动走到妈妈身后,妈妈也会顺势转身蹲下来委屈地哭:“孩子啊,你看你爸对我这么不好,你可要对我好啊。”

“妈妈,我知道你很苦,我会对你好的!我会让你快乐起来的!”女儿心底就种下了这样的种子。很自然,她会站起来指责爸爸,就为了维护弱小的妈妈。

在这一刻,女儿成了妈妈的“情绪配偶”。

等女儿有了自己的家庭,如果丈夫和妈妈之间出现了冲突,她会像小时候为了保护妈妈而指责爸爸那样,叉着腰去指责丈夫,也会把妈妈的话当成自己的看法:“老公,你公务员这点工资太少了,你要像某某一样去开公司”“我妈一大学老师能来帮我们带孩子太不容易了,你要帮她分担一点家务,尽量避免和她发生冲突,她也挺不容易的……”;小两口本来没什么事,但是妈妈有不满意,对于女儿来说,妈妈的感情是最重要的,她既然对老公不满意,那么为了让妈妈满意,我就必须说说我老公,替我妈出口气……身边有过这样的例子,小两口因为丈母娘的干涉最终走上离婚的道路。(这段是我对身边的事情进行的分析,并非杨老师观点。)

因为我们的家庭普遍缺爱,妈妈在家庭里比较容易呈现弱势地位,所以妈妈容易把孩子当做“情绪配偶”。爸爸呢?爸爸不会吗?

也有。有个家庭里妈妈出轨了,夫妻离婚,女儿随了爸爸。父女两关系一直很好,直到女儿在外地上了研究生,还要每天和爸爸通电话,事无巨细,这个让继母很不舒服。女儿在找男朋友的事情上总是不顺利,但是事实:女儿已经有了爸爸这个“情绪配偶”,她不需要别的男人了。

面对这样的轮回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1、老公是婆婆的情绪配偶

看了这篇文章,如果您不幸对号入座,那么请千万不要对老公解释他是婆婆的“情绪配偶”,他这么做是不对的等等,因为你是他的情人,而不是咨询师。

“情绪配偶”的老公看不到自己的真实情感,所以要解开这个节,最好的办法就是关心他,有空的时候和他聊聊他是如何成长的,找到他失落的点,理解他,共情他,也许因为妻子在意他,他也开始在意自己,这样改变才有可能,只有丈夫看到了“自己”,他才有可能看到作为“自己人”的妻子。

不要指望着老公从此对婆婆断绝来往,不可能!但也许他去看婆婆的频率会下降,而且会感慨:“还好有你在身边,让我感觉到自己。”生活有了改善,不也是件好事

2、女儿是妈妈的情绪配偶

有女生说:“我妈妈这辈子过得很苦,我有什么方法能让她变得快乐起来吗?”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是真理。试着看看前面提到的场景:爸爸指责妈妈,妈妈很委屈,然后转身蹲在孩子面前诉苦。在整个过程中,她是个被指责、受委屈的女人,但不是个妈妈。她的苦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是来源于当妈,所以做女儿的要分清自己的界限:妈妈的不快乐来源于她没有处理好她生活中的点滴,她的事情应该和爸爸去商量,我只要做好我的女儿就行了。作为女儿不需要替妈妈做什么事让妈妈快乐,而只要自己过得快乐就好了——因为作为妈妈,她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女儿过得快乐!作为女儿,做好这点就行。

这样会不会太无情了?

绝不是无情。当女儿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了,一辈子过得再苦的妈妈临终也会感慨:“幸好我的女儿过得比我好,要不然我这辈子哪件事都是失败的。”每个人有每个人该走的路,该受的苦,我们要走好自己的人生路,而不要替别人去走人生路。

3、如何防止孩子成为“情绪配偶”?

这个轮回上栓了很多家庭。怎样打破这个可怕的轮回?难道在婚姻中的苦就一点都不能和孩子诉说吗?我什么都不和他(她)说也不现实啊,孩子天天就在身边,我总会有情绪绷不住的时候。

不是什么苦都不能对孩子说,孩子不是活在一个没有忧愁的世界里。他也希望关心、体贴父母,只不过在每次对孩子诉完苦之后,都要加上一句:“孩子,谢谢你听,不过这些事情妈妈会和爸爸一起解决。”

让孩子知道他可以关心父母,但是让妈妈(爸爸)变得开心是父母两个人的事情,和我没有关系,我不用负责。我只要做一个孩子就好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一旦父母对孩子说了“这件事妈妈会和爸爸一起解决”,那么他就无形中会把责任放在自己身上。从这件事开始,也许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事情他都会开始去承担。

父母承担自己该承担的,孩子做自己该做的,各归其位,轮回的魔咒就打破了。

因为本人关注点的集中加上修炼的层次有限,不能完全传达杨老师的观点,在此特别希望听过杨老师讲座的同学们给予建议。

--END--

本文在头条号与微信公众号「颗粒成长屋(klcz_kelly)」均已进行原创声明,任何媒体未经授权不得刊登、使用。


更多关于「妈妈帮」孩子缘何成为父母的情绪配偶——解开家族轮回魔咒- 新妈妈育儿经验分享,二胎辣妈帮,宝宝树人早教、母婴专家在线问答,请关注「微信公众号:xinmake521」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