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白事纸活批发价

本文已影响1.07W人 

农村白事纸活批发价,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同时也造就了不同的白事民风民俗。在办白事的时候通常都是要准备纸活的,很多人会批发购买,下面是农村白事纸活批发价。

农村白事纸活批发价1

价格起批量

2.00元

20个起批

1.90元

200-299个

1.80元

≥300个

纸活,是清朝时期来代替活人殉葬供品。殉葬在殷周君王死后就很盛行,他们死后把把生前享用的一切,包括把妻妾都送到坟墓中去,康熙在位时,朱斐上疏请求停止,康熙十二年明令禁止八旗包衣佐令以下的奴仆随主殉葬,从而结束了这一残酷的封建习俗。

纸扎出现的年代并不久远,葬礼出现得很早,从炎黄子孙形成部落开始,葬礼就已经开始萌芽。但葬礼形成流程和规制则是在周朝,后来在汉朝经过了一次大完善,由此向下流传成了各地不同的丧葬风俗。

但是,相比起葬礼的规制,纸扎出现得特别晚,它的出现是在宋朝,最开始时不但是传统文化,而且还是潮流和进步文化。但这些年却逐渐变味。

这到底是什么回事呢?我们就来说一下扎纸的出现和到现在的变化。

农村白事纸活批发价

Ⅰ:纸扎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关于纸扎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个一直都是有争议的,但有一点所有人都有共识,那就是纸的发明改进以及普及。没有纸的时候,自然是不能有什么纸扎的。纸发明出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是珍贵用品,那时候自然也不能用来糊纸扎。

在西汉时,就已经出现了可以书写的麻纸,这个是有证据的,比如1933年在新疆出土的西汉麻纸。但出现并不等于普及,直到东汉的时候,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开始大规模出现。

这里的大规模是相对性的,是相对于以前来说大规模出现,在现在看来,这样的规模仍然很小,属于上层贵族才能使用的用品。

东汉以后,经过了长时间的混乱,隋朝二世而亡,大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唐朝的空前强大不仅体现在军事上,还体现在方方面面,大唐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这座城市中有不少外国人在留学求学,学习我们的生活和文化。繁华的唐朝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了纸扎,但确切来说,这并不是我们所认知的纸扎,而是一具纸棺。它被发现于1973年,地点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阿斯塔那唐代古墓群。

农村白事纸活批发价 第2张

说纸扎出现在唐朝其实是武断的,其实我们想想也能够明白,在唐朝时,纸仍然属于稀有物品。纸扎被大规模使用,只能是纸普遍流行时,而在宋朝时,纸的生产和使用达到了普及的程度,人们上厕所时开始用纸。同时,纸扎也开始正式出现。

比如宋人吴自牧曾经在《梦梁录》中提到过的“舒家纸扎铺”,这说明在当时已经有专门的店面和手艺人出现做这种生意。而在宋朝时,大量的人都写过这方面的内容,比如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沈括的《梦溪笔谈·辩证一》等等。

这说明,纸扎的广泛流行始于宋朝,而我们之所以说纸扎在当时属于潮流文化和进步文化,是因为纸扎的出现,代替的是过去的殉葬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纸扎取代了用人用物殉葬的习惯。所以,纸扎在过去也叫“冥器”,当然了,也可以叫成“明器”,我们现在有些地方说上坟烧的纸为“冥器宝钞”,其实跟这些都有深厚的渊源。

当然了,我们不是在胡说八道,南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五》中曾说:古之明器,神明之器也。今以纸为之,谓之冥器。

故,纸扎或者在丧葬上大量用纸,始发于宋朝,明清时得到了大完善,并且形成了一套用的民间制度。它最初的出现是为了替代殉葬所用的人或物,属于一种进步。

但是,这种在以前属于进步的风俗,到了现在却已经严重变味。

Ⅱ:变味的纸扎文化

在过去,丧葬上用到的纸扎非常简单,分别有楼、院和童男童女。所谓楼,是一面高约一丈的纸糊楼房,中间用芦苇或者细竹竿当骨架,外面用各色彩纸糊成。而现在的呢?是八角转楼,所谓八角转楼,是楼上面有八个角,也就是有八个面,八个面都有楼,非常庞大,用料很多,价格自然也很贵,七八千块钱。

除此之外,还有诸如轿车、空调、手机等等纸扎用品。这就搞得非常好笑。用纸扎匠人的说法是要赶上潮流,而很多农村人看别人家用,自己家也要用,由此造成了畸形的纸扎市场繁荣。

纸扎属于手艺活,这点我们无法否认,因为没有手艺,还真扎不出来。但它被抬到地里后是要烧掉的,也就是说,不管你多值钱的纸扎用品,到地里后都是一把火烧掉的命运。

被一把火烧掉的东西,光是一面楼子就要花七八千,七八千啊,这对一个农民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可以做多少事?加上别的一些,诸如院子、空调、轿车等等这些,一个葬礼上需要用到的纸扎用品都是一两万。

一两万块钱,抬到地里后一把烧掉。造成污染,浪费钱财,完全不起任何作用,仅仅是因为别人用,所以自己也要用。

一两万块钱对于农民来说并不容易挣,但烧掉这些东西时却非常容易。

农村白事纸活批发价 第3张

所以,我们才会说扎纸文化到现在已经严重变味,它的存在已经成为了农村的负担。可是假如我们仔细去想这件事,是因为有了市场,所以才有了迎合。假如没有市场,这些畸形的纸扎市场怎么会出现呢?

由此我们必须要思考一个重要问题,农民经常说挣钱不容易,但在这种事上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这就牵涉到一个攀比的心理。

攀比有多害人?大多数人心里其实也不想用这么贵的东西,但看别人用,自己不用感觉没面子,于是就硬着头皮用,并且美其名曰表孝心。其实这是孝心吗?办的是死人的事,买的是活人的脸。不过是孩子们为了自己有面子罢了。

当父母去世,给他们烧十万块钱的纸扎,不如在生前坐在身边陪他们说半个小时话。

纸扎文化到现在已经严重变味,变得不知所谓又异常浪费,所以应该得到遏制。不是说杜绝,而是要有个度。

Ⅲ:也许有人会不以为然,会说我愿意花这个钱,别人管不着。别人是管不着,但真的是烧掉这些东西,在这些东西上花很多钱就有面子吗?农村人大多十里八村都有亲戚,父母生前孩子们怎么对待,大家心里都有杆秤。

一个人在父母生前孝顺,父母去世后办得简单,也并不会被人笑话。一个人在父母生前不孝,父母去世后大办特办,只会惹来别人的耻笑,活着不尽孝,死了使劲造。

农村白事纸活批发价2

农村白事“三不说,两不做”

丧事“三不说”

1、闻尸不能说臭

听说过去收尸的人,要用毛巾倒些酒在上面,封住口鼻,也才能顶片刻,可能会比动物的腐臭味要强,在原先以前家里死人,都是在家里放上三五天,有些迷信的还会找道士算下黄道吉日,那天适合下葬,不管是哪种情况,尸体都会臭,要是家里来人看望,闻到尸体就算是臭也不能说臭,不然会引起家人的反感,不过自从水晶棺出现以后,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2、报丧不能说死

报丧就是人死后,停柩一段时间之后,诸事准备就绪,亲属和子孙就要选日子报丧。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报丧仪式早在周代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即使已经知道消息的亲友家,也要照例过去报丧。

在广西一带的地区,按照旧规矩,响三次火炮就表示报丧,这叫做"报丧炮",然后派人告诉给亲友。也有的地区在死了人的家中要拿白纸扎成旗帜立在门前作为报丧的信号,但是报丧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说死这个字,可算要说也必须委婉一些。

3、抬棺不能说重

人死了之后,出灵的时候,就需要抬棺人来抬棺,在出殡时,抬棺者应保持肃静,禁讳说到「重」这个字。若不小心脱口而出,可能会生出变故,如棺柩更重而更加抬不动,或是于行进间,抬捍断裂导致棺木掉落地上。其实,抬棺的人多最直接的原因不是因为棺材重,而是怕不小心掉在地上。

按照中国大部分地方的风俗来说,棺材落地是不吉利的,而且如果去墓地的途中,棺材落地了,那么说明这个人想葬在这里,那就得在这里埋了,可问题是如果刚出门口呢,就比较难办了,还有一种说法是说,如果棺材不小心落地,灵魂也会落地,所以在一些地方出葬时,没出灵的时候,棺材要是用木凳或者其他物品垫着的,无论怎么样都不能落地。

农村白事纸活批发价 第4张

丧事“二不做”

一、身穿孝服不能串门

子女服孝期间不走亲戚,不访友,不集会,不拜年,尤其不能到病人家去,以免给他人带来不幸。俗语有“身穿热孝,不登邻宅,”主要是害怕把不好的运气带给他们。

二、丧盆只能摔一次

这个仪式十分重要,摔盆者一般是死者的长子或长孙,或是关系非常近的人,如果无儿无孙,而不得不由别人来摔盆,这一仪式就会使摔盆者与死者的关系变近,甚至确立财产继承关系。摔盆讲究要一次摔碎,甚至越碎越好,按习俗,这盆是死者的锅,摔得越碎越方便死者携带。瓦盆一摔,杠夫起杠,则为正式出殡,送葬队伍随行

农村白事纸活批发价3

农村白事仪式的15个程序

一,烧倒头纸

在农村,谁家要有老人去世了以后,家里的后辈要将去世的老人,双脚朝里头朝外的放入堂屋内,然后在床前放一个“老盆”,接着孝子和娘家人前来烧纸,而且必须在“老盆”里烧,农民称这个程序是“烧倒头纸”。

二,报庙号

在农村,谁家要有老人去世以后,孝子要在老人去世的当晚,去自家的祖坟那里报信,农民称这个程序是“报庙号”。

三,报丧

报完庙号以后,家里的后辈要尽快通知亲友,而这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报丧的孝子要穿孝服,到了别人家的时候不能进门,有人出来迎接的时候,无论长幼不管年龄都必须磕头。农民称这个程序是“报丧”。

四,换新衣

报完丧事以后,家里的后辈要出去外面,给老人定制一套新衣服,然后给老人换上去,农民称这个程序是“换新衣”。

五,扯孝帽

扯孝帽的意思不是说,扯掉拽掉帽子的意思,而是指老人去世以后,家里的后辈们要去外面,订制一些孝帽,给前来帮忙的亲友们佩戴,农民称这个程序是“扯孝帽”。

六,搭灵棚

扯完孝帽以后,后辈们需要在家门口搭建灵棚,或在厅堂内设灵堂祭奠,主要是便于亲友吊唁追忆逝者,提供一个庄严肃穆的场所,农民称这个程序是“搭灵棚”。

农村白事纸活批发价 第5张

七,拉菜单

灵棚搭建好以后,肯定会有很多亲友前来吊唁,这个时候就需要准备饭菜了,而拉菜单的意思就是说,找一个大厨来做饭。

八,泼汤水

丧葬仪式正式开始的前一晚上,长子要拿着面汤沿街泼洒,农民称这个程序是“泼汤水”。

九,破土

发丧这天,一般都是孝子和忙客先去坟地,等到达地点以后,由孝子先挖三下土,剩下的工作才是忙客们的,农民称这个程序是“破土”。

十,吊唁

起丧之前,还有一个集中吊唁,所有的宾客都必须去。

十一,摔老盆

集中吊唁完以后,长子手执哀杖,走到十字路口时要停下,然后把烧纸的盆子给摔烂,农民称这个程序是摔“老盆”。

十二,送盘缠

以前的交通工具不发达,而且坟地也离村子很远,所以娘家人就会带点食物,让丧葬队伍简单吃点!农民称这个程序是“送盘缠”。

十三,下葬

把去世的老人下葬,就代表着丧葬仪式基本结束了。

十四,圆坟

老人下葬后的第三天,后辈们要去坟地,把坟堆上再添点土,农民称这个程序是“圆坟”。

十五,烧七

老人下葬后的第七天,子女们要去给老人“烧钱”,这个程序结束以后,就代表丧葬仪式已经全部结束了。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