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陶行知式”的教育家杨瑞清:学会赏识 爱满天下

本文已影响2.86W人 

文章来源:8090科学育儿微信公众号-新妈课,原创标题:当代“陶行知式”的教育家杨瑞清:学会赏识 爱满天下 责任编辑:Lee

/p>

当代“陶行知式”的教育家杨瑞清:学会赏识 爱满天下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爱的达成,是有规律、有原则可循的。这些规律、道理并不深奥,都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东西,这些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血液里的东西,正是我们要重新确认并发扬光大的教育智慧。

- 关于作者 -

杨瑞清,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教育部班主任培训专家小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理事,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先进工作者。从事乡村教育20多年,潜心实践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形成了富有活力的“学会联合”的办学模式,提炼了反响热烈的“学会赏识”的育人理念,践行了影响广泛的“学会成长”的师德信念,被《光明日报》等媒体誉为当代“陶行知式”乡村教育家。

当代“陶行知式”的教育家杨瑞清:学会赏识 爱满天下 第2张

2000年,杨瑞清入选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赴全国巡回演讲,引起强烈反响。其演讲内容被编辑出版,成为全国教师师德教育必读教材。

2001年9月10日(教师节),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对杨瑞清作了专题报道。

2004年9月,杨瑞清的专著《走在行知路上》作为“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之一,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5年8月,该书又在马来西亚出版发行。

2003年以来,杨瑞清多次应邀到新加坡、马来西亚讲学,引起热烈反响,新加坡《早报星期天》编发了整版报道。

学会赏识 爱满天下

文/杨瑞清

每次到南京北郊的劳山脚下瞻仰陶行知先生陵墓,都会为牌坊上的“爱满天下”4 个大字感动不已。1995年,我们把坚持多年学习、实践陶行知儿童教育思想的体会,概括为“学会赏识”。2000年,我们请一辈子致力于“童心母爱”教育的斯霞老师亲笔题写了“学会赏识,爱满天下”8 个大字,作为行知小学的校训。我们的教师、学生、家长太喜欢这8个字了!

当代“陶行知式”的教育家杨瑞清:学会赏识 爱满天下 第3张

▲ 陶行知先生陵墓

当代“陶行知式”的教育家杨瑞清:学会赏识 爱满天下 第4张

行知小学

“学会赏识, 爱满天下”

8 个大字中的4个字

当代“陶行知式”的教育家杨瑞清:学会赏识 爱满天下 第5张

学会赏识,实现爱的达成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爱的达成,是有规律、有原则可循的。这些规律、道理并不深奥,都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东西,这些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血液里的东西,正是我们要重新确认并发扬光大的教育智慧。

学会赏识,学会爱,我们认真遵循6条原则。

1/6 尊重

要充分尊重人格。教师、学生和家长在人格是对等的。陶行知先生率先把“小孩子”称作“小朋友”,是对儿童人格的极大尊重。尊重人格,我们特别强调学会倾听,学会请教。

我们觉得蹲下身来平视孩子,倾听孩子说话,会让孩子立刻感受到被尊重。那种只说不听,而且规定孩子必须坐好听,不听还要罚站的做法,就违背了尊重的原则。

孩子身上有许多真善美的东西,许多灵性的东西。我们觉得,虚心向孩子学习、请教,不仅是对孩子生命价值的承认与尊重,而是教师成长的良好方法。这个时代真是强调成年人要向孩子学习的时代了,成年人要伴随孩子一起成长。

当代“陶行知式”的教育家杨瑞清:学会赏识 爱满天下 第6张

2/6 相信

要高度相信潜能。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目前,人的潜能充其量开发不足10%,每一个孩子,哪怕是残疾的孩子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具有无限发展可能性的生命面前,我们要求自己学会崇拜,学会自豪。

当代“陶行知式”的教育家杨瑞清:学会赏识 爱满天下 第7张

儿童的生命是值得我们崇拜的,因为展示在我们面前的生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他的潜力是那么大,精力是那么旺盛,心地是那么纯真,未来是那么美好。

我们经常提醒自己,既然要教育学生,就要把他们当成天下最好的学生,为他们感到自豪。怀疑、失望、生气,只会使我们失去相信的力量,失去教育的力量。

3/6 理解

教师要多多陪伴学生,多与学生开心地谈话。我们体会到,要想让孩子对你说心里话,你得把你的心里话先说出来。陪伴孩子不在于用时多少,而在于用心多少。用心陪伴,可能就是一两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张纸条而已。陪伴,关键是珍惜每一次在一起的时间,并且使在一起的时间变得很愉快。

不能抱怨你为学生付出了多少多少,而要常常感激学生使自己拥有了第二个童年,促进了自己生命意义的升化。一个人一生有两次成长的黄金的时光,一是自己的童年,二是陪伴孩子的童年。我们觉得陪伴儿童一起成长,是儿童为我们创造的成长良机。带着这一份感激的心去面对儿童,往往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沟通。

当代“陶行知式”的教育家杨瑞清:学会赏识 爱满天下 第8张

4/6 激励

要热情激励优点。当我们与孩子心灵相通的时候,我们就能看清孩子的长处、短处和与众不同之处,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抓住孩子的闪光点加以激励,热情的激励。对一个人的这种激励是一个人天性的需要、本性的需求。有一句话叫“优点不说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这是传统的观念。我们的观点是“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慢慢少”。激励学生,要学会发掘,学会分享。

有人说孩子没有优点,其实只要学会发掘,就一定能发现孩子潜在的优点。或者给孩子制造一个表现优点的机会。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些明显的优点,有的时候不一定去激励他,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期望孩子在哪方面发展,就在哪方面寻找、发掘优点、闪光点,加以热情地激励。

我们现在一谈到激励就是表扬,就是竖大拇指,就吃肯德基,“考得好,肯德基;考得不好,皮带炒肉丝。” 其实最好的激励是学会分享。激励的诀窍,不是要讲“你怎么”,而是要说“我怎么”。我们要让孩子看到因为他的进步,因为他们的表现,我们很快乐,这样,孩子就会受到最大的激励。

当代“陶行知式”的教育家杨瑞清:学会赏识 爱满天下 第9张

5/6 包容

要耐心包容特点。习惯上,我们看待孩子,往往不是优点就是缺点,不是表扬、奖励就是批评、惩罚,这是太绝对化了。其实,孩子们的表现大多数是中间状况,需要我们关注的优点、缺点大概不会超过10%。我们认为要接纳、再接纳,要给孩子一个广阔的心里空间,使孩子的求知、成长成为自发的内在的需要,而不是靠表扬或者批评带来的外在强化。教师每时每刻都要关注自己的学生,爱自己的学生,而大多数的时候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视而不见”,不一定激励,更不轻易批评,更多是包容,看到就完了,看到就行了,不要再干预了,不要用表扬、惩罚、批评干预他,更多时候要让孩子处在一个自由的、自在的状态中。要学会反思,学会等待。

对待孩子的行为,首先不要抱怨,不要指责,不要问“你怎么了”,而是问“我怎么了”,是不是我们老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什么差错,或者孩子的行为表现恰恰是与时俱进的,而我们是落后了,我们的观念陈旧了,这样反思一下,往往会获得更多的教育智慧。

要允许孩子重复犯错误,要学会等待。教师最大的错是不许学生出错,导致学生最大的缺点,是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孩子有很多曾经令人烦恼的表现,在孩子的生命成长过程中会自行消失。孩子小时候说话含混不清,长大以后个个都能说出清晰的口语,不用着急;孩子小时候走路歪歪倒倒的,也不要着急,将来会有矫健的身影。要学会等待。

当代“陶行知式”的教育家杨瑞清:学会赏识 爱满天下 第10张

6/6 提醒

要友情提醒缺点。要特别强调的是,学会赏识不否认批评、惩罚,而且认为只要摆正位置、注意策略,就可以更大胆的批评、惩罚,赏识可以使批评、惩罚更有力量、更有效果。但是我们不把“批评”这个词作为原则加以强化,因为批评太让人心惊胆战了,我们的孩子被批评得太多了。我们用上了“提醒”这个词。提醒是我们的文化里面一个很有韵味的词,我们现在用它来表达一个重要的教育原则。人们往往会把好朋友的提醒当作生命的珍贵礼物加以接受。友情提醒,要学会批评,学会分担,应该在充分鼓励的前提下批评,可以这样来表达批评:“太好了,除了不对的地方”或者“太好了,还可以更好”。用这样的心态和语气去表达你的批评,往往会起到良好的效果。批评的时候,讲究一点幽默是个好办法。其实孩子不怕训斥、惩罚,怕的是感动、幽默。

学会分担是最好的提醒,很多情况下,孩子犯错误、考低分了,不是故意的,他们自己也很伤心,这个时候教师就要真诚地安慰孩子,为他分担痛苦,不能在伤口上抹盐,雪上加霜,这叫“够朋友”。现在,我们面对淘气的孩子,面对考底分的孩子,第一个反应已经不是“生气”,而是“心疼”。

当代“陶行知式”的教育家杨瑞清:学会赏识 爱满天下 第11张

我们还体会到,提醒不能太多,相当于激励的10%就够了,激励的比例要远远大于提醒,暖空气的势力要远远大于冷空气。冷空气偶尔吹一下,可以让人清醒,吹多了,孩子柔弱的心灵就会收缩,成长的步伐就会受阻。

最后,让我们重温陶行知先生的那首振聋发聩的诗

——《糊涂的先生》

你这糊涂的先生!

你的学校成了害人坑!

你的墨水笔下有冤魂!

你说瓦特庸。

你说牛顿笨。

你说像个鸡蛋坏了的爱迪生。

若信你的话,

哪儿来火轮?

哪儿来电灯?

哪儿来微积分?

你这糊涂的先生!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中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你可要等到:

坐火轮,

点电灯,

学微积分,

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当代“陶行知式”的教育家杨瑞清:学会赏识 爱满天下 第12张

让我们一边读,一边思考,走出爱的误区,回归爱的本质,实现爱的达成,奏响爱的旋律。学会赏识,爱满天下,拥抱和谐社会的到来!

(插图来自杨瑞清作序图书

妈妈做自己,孩子就能做自己》一书)

文字有删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更多关于当代“陶行知式”的教育家杨瑞清:学会赏识 爱满天下- 新妈妈育儿经验分享,二胎辣妈帮,宝宝树人早教、母婴专家在线问答,请关注「微信公众号:xinmake521」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