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医支招:改善“尿床”好方法

本文已影响1.61W人 

/p>

遗尿症,俗称“尿床”。在5岁以上儿童中,尿床有大约4%-5%的发生率。

尿床除了造成家长的负担外,也会对孩子本身的心理成长造成影响,有时还影响孩子在校期间的表现。

为了减少尿床,家长不得不每天叫醒孩子解尿,孩子尿床后,家长又要在一天紧张的工作之余,更换洗净床单被套;孩子出行时,家长更要为孩子进行缜密的准备

日复一日,家长们也深感身心疲惫。所以,遗尿症虽然发生在孩子身上,但其治疗必须要整个家庭一同面对。

遗尿症的病因比较复杂。但简单的说,即各种原因造成膀胱无法储存整晚的尿液,并且孩子不能自己起床排尿。

儿医支招:改善“尿床”好方法

目前家长对于遗尿症的治疗仍有很多误区:

① 一直给孩子包尿布

② 白天不让孩子喝水

③ 夜间提前叫醒孩子

④ 重视药物、轻视训练

⑤ 求速战速决、各种偏方

针对这些误区,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① 多吃蔬果,确保不会便秘

④ 确保儿童白天多喝水

③ 夜间尽量少喝水和其他饮料

④ 儿童睡前,一定要上厕所排尿

⑤ 尿湿后,父母与患儿一同更换床单,建立患儿的责任意识

⑥ 治疗和训练都需要循序渐进,在医院完善检查明确病因

⑦ 膀胱训练:记录儿童每次喝水及小便的量,有尿意时进行憋尿训练。

儿医支招:改善“尿床”好方法 第2张

针对第7点,家长可以写膀胱日记:

方法:儿童白天需要多饮水,家长则要及时记录儿童每次喝水及小便的量;发现儿童有尿意时,要尽量让孩子憋尿,从较短时间至30分钟。一般在一天的训练后,儿童排尿量都能逐渐增加,憋尿能力也会不断进步。

一般孩子的每次排尿量的标准是每公斤体重10ml。

家长可以按照以下表格进行排尿、尿量记录。

备注:当有遗尿出现时,可以使用红笔进行标注;如果孩子自己完成一次正常量的解尿,也可以在记录上进行贴纸的标注进行鼓励和表扬。

如果孩子能看懂,尽量和孩子一同完成这一记录,养成孩子定时解尿的习惯。

在行为治疗的基础上,心理支持也是很重要的。家长对于孩子的遗尿症要科学对待,避免打骂;宽容有度、交予责任;各司其职,不必事事代办;做好记录,增强信心,和孩子共同克服。

另外再谈谈药物和尿床报警器:

①药物

有些时候医生会使用一些药物来帮助孩子减轻尿床的症状,部分药物主要的作用可以让肾脏在夜间少产生一些尿液。你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和随访,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② 尿床报警器

尿床报警器可以帮助你的大脑识别到当你膀胱已满的时候发出的信号,这样你就会醒来去上厕所。

报警器主要通过发出报警声让你从睡梦中醒来,但是你需要在醒来后关掉报警器,去厕所将小便排掉,更换掉潮湿的床单,重新设定报警器,以免再次尿床。

这样的报警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或是配合药物一同治疗,比较适合大一些有更多自我意识的孩子使用,并定期坚持随访。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不恰当的年龄段使用报警器可能会造成孩子更大的心理负担,甚至降低治疗效果或使“尿床”情况更糟。

作者:张玲

上海静安区妇幼保健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学硕士,从事儿保科临床工作8年,擅长儿童发育行为指导、早期教育,特别在儿童语言发育评估和治疗方面有一定的经验。

本文版权归「妈咪知道」和作者所有

需转载请联系: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